预计未来50年世界人口的增长需要粮食产量比目前的粮食生产系统提高1.5-2.0倍。水产养殖,包括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纲动物和水生植物在内的水生生物的养殖,目前供应这些食品的世界总产量的一半(粮农组织,(2009)《2008年世界渔业状况》)。在过去20年里,水产养殖产量以每年约8%的速度增长,并继续成为增长最快的粮食生产部门。在渔业生产停滞或下降的情况下,对海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只能通过增加水产养殖生产来满足。然而,水产养殖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将取决于获得新的生产地区和提高现有地区的生产效率。

与农业一样,大多数适宜种植的土地已经被使用,适宜的水产养殖地点有限。认识到自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记录其最近的损失、剩余部分日益脆弱以及认识到自然生境在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效用,也降低了将许多地方列为粮食生产的优先次序的能力和(或)适宜性。通过进入新的养鱼区域,例如公海,可以提高产量,尽管这需要发展创新的工程技术。同样,增加产量也可以通过增加养殖品种来实现。然而,更多的生产从现有领域最大的立即改善生产范围,通过应用程序更集约农业的实践,应用遗传改良的更大范围的水产养殖物种和更快速应用最新的、更强大的水产养殖物种遗传改良的方法。

应用适当的遗传和繁殖生物技术来增加粮食生产,水产养殖可能会大大受益,但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已确立的遗传改良方法的程度远低于农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目前水产养殖的物种多样性(超过230种)、缺乏对许多这些物种的生物学知识以及技术开发的成本。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生物技术现在才成为提高该部门生产率和可持续性的有用工具。关于水生环境及其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知识也比陆地的知识少得多。最近对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驯化种群与这些种群的迅速分化以及许多水生物种的高度流动性的了解,已引起人们对野生种群和驯化种群之间潜在的有害相互作用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水产养殖部门将需要使基因改良所关注的物种或物种群体的数量合理化。迄今为止,只有少数物种通过应用基因改良提高了生产力而获得了回报。该部门需要扩大和加快这一战线,但需要明确了解将对哪些物种/物种组进行研究,以及如何通过国际努力使这种努力合理化。

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层面上,世界丰富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为水产养殖部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以加强其对粮食安全的贡献,并应对未来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方面的挑战。为了实现和探索这一潜力,需要考虑水产养殖的水生遗传资源的获取和使用问题。与植物和陆生动物养殖部门不同,水产养殖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自然遗传资源,这是许多物种的重要育苗来源。然而,随着碎片化和生境破坏的增加以及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些重要的资源正受到威胁。一种负责任的使用和保护、有效的政策和计划、更好的信息(包括在不同层次上描述水生遗传资源的特征)以及在水产养殖中更广泛地使用遗传应用,被认为是改善水生遗传资源管理所需的一些重要因素。专家小组将评估有关可持续利用、保护和交换水生遗传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突出问题。

Creative Commons归因。

相关的

2010年全球水产养殖会议

这次会议由粮农组织、泰国渔业和国家渔业协会组织,于9月22日至25日在泰国普吉岛Movenpick度假村举行。这次会议是继2000年在曼谷举行的第三个千禧年水产养殖会议和1976年在京都举行的粮农组织水产养殖技术会议之后,一系列水产养殖发展会议中的第三次。